球形新風機組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其運行效率、送風效果及使用壽命,尤其是針對高大空間的特殊設計,需重點關注氣流組織、結構適配及安全規范。以下是基于行業標準(如 JG/T 431-2014)和工程實踐的安裝注意事項,按安裝前、安裝中、安裝后三階段梳理:
空間參數復核
需現場測量空間凈高、跨度及障礙物分布(如柱子、設備、吊頂龍骨),球形噴口的送風路徑無遮擋。例如:10 米層高的場所,噴口下方 1.5 米內不得有橫梁或大型設備,避免氣流被截斷(射程會縮減 30% 以上)。
計算單臺機組的覆蓋面積:工業級機組(風量 1500-14000m3/h)建議每 20-50㎡布置 1 臺,具體需按 “射程 × 擴散角” 核算(如 32 米射程、60° 擴散角的機組,可覆蓋直徑約 34 米的圓形區域)。
設備選型與現場匹配
核對機組尺寸與安裝位預留空間:吊頂式機組需預留頂部檢修空間(≥600mm),落地式機組底部需預留排水坡度(≥3°),避免冷凝水淤積。
確認電源參數(電壓、頻率)與機組匹配,尤其智能機型(帶變頻或聯動控制)需預留通訊線接口(如 Modbus 協議線),并與樓宇自控系統(BA)提前對接。
承重與基礎處理
吊頂安裝時,需通過結構計算確認吊點承重(機組自重 + 運行振動荷載,通常≥1.5 倍機組重量),吊架采用熱鍍鋅角鋼(≥L50×5),并加設斜撐防晃動。
落地安裝時,基礎需采用 C20 混凝土澆筑(高出地面 100mm),表面平整度誤差≤3mm,避免機組傾斜導致風機葉輪失衡。
二、安裝中:技術規范與細節控制
機組定位與水平度調整
球形噴口中心需與設計送風方向一致(如夏季擺風 60° 范圍需無障礙物),安裝偏差≤5°,否則會導致射程縮短或局部氣流紊亂。
機組水平度偏差≤1mm/m(用水平儀校準),重點檢查風機艙和凝水盤區域:若傾斜,會導致風機運行噪音增大(≥5dB),或凝水盤排水不暢(干式凝水盤需保持 2°-3° 傾斜,冷凝水沿坡度流向排水口)。
風管與接口密封(若有)
新風引入管(若機組需外接新風)需采用鍍鋅鋼板或保溫軟管,與機組接口處用防火密封膠填充,漏風率需≤0.3%(按 GB/T 14294 標準檢測)。
無風管設計的機組,需噴口與箱體連接牢固(螺栓扭矩≥25N?m),避免運行時因振動導致噴口角度偏移。
電氣與控制系統安裝
電源線需穿鍍鋅管保護,接入機組電控箱時預留 10% 余量,接地電阻≤4Ω,漏電保護開關額定電流為機組額定電流的 1.2-1.5 倍。
智能控制模塊(如 CO?傳感器、溫濕度探頭)需安裝在氣流平穩區域(避開噴口正前方 3 米內),避免數據失真;傳感器與機組的通訊線需單獨穿管,遠離強電線路(間距≥300mm)防干擾。
隔音與減震處理
機組與基礎(或吊架)之間加裝天然橡膠減震墊(厚度≥20mm,硬度 50±5 Shore A),降低振動傳遞至建筑結構(可減少噪音 10-15dB)。
若安裝在噪音敏感區域(如會議室上方),箱體與吊頂間隙需填充離心玻璃棉(密度≥48kg/m3),并在檢修門四周粘貼密封膠條(耐溫≥80℃)。
三、安裝后:調試與驗收
功能調試
送風角度校準:手動 / 自動調節球形噴口,驗證水平 ±60°、垂直 ±30° 范圍內是否順暢,無卡頓(尤其電動調節機型,需測試電機正反轉限位)。
風量與射程測試:用風速儀在 1.5 米高度測量,設計射程終點風速≥0.5m/s(工業場景)或≥0.2m/s(商業場景),偏差不超過 10%。
聯動控制測試:模擬溫濕度 / CO?濃度超標,檢查機組是否自動調節風量(變頻機型需驗證頻率變化是否平滑),濾芯更換提示功能是否正常。
安全與性能驗收
運行噪音檢測:在機組 1 米處測量,工業級機組≤65dB (A),商用級≤55dB (A),符合 GB/T 2888-2021《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噪聲測量方法》。
防結露檢查:在環境溫度 25℃、相對濕度 80% 條件下運行 4 小時,箱體表面無結露(重點檢查熱交換器與箱體連接部位,需做保溫處理,保溫層厚度≥20mm)。
排水測試:向凝水盤注入 5L 水,1 分鐘內排出且無滲漏,排水管路需接入專用冷凝水管(坡度≥5°),避免與污水管共用。
四、特殊場景補充注意事項
高粉塵環境(如車間):安裝前需在機組進風口加裝 G4 級初效濾網(可清洗型),并縮短濾網更換周期(由 3 個月縮至 1 個月),避免粉塵堵塞熱交換芯體。
潮濕環境(如游泳館):機組箱體需做防腐處理(如噴涂環氧樹脂),電氣部件防護等級≥IP54,避免受潮短路。
防爆場所(如化工車間):選用防爆型機組(Ex dⅡBT4 級),所有電氣連接需符合 GB 50058-2014《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》,禁止在機組附近動火作業。
通過嚴格遵循以上規范,可球形新風機組的送風效率提升 15%-20%,運行壽命延長至 10 年以上。安裝后建議留存《安裝調試記錄》,包含風量、噪音、振動等關鍵數據,便于后期維護追溯。